“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慎用!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绝对化用语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为加强和规范广告监管执法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广告监管工作实际,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广告绝对化用语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反馈意见。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建议发送至:ggsjd@samr.gov.cn,邮件主题注明“广告绝对化用语执法指南反馈意见”;
2.将意见建议邮寄至: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8号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邮编:100820),并在信封上注明“广告绝对化用语执法指南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截止日期为2023年1月6日。
附件:广告绝对化用语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
市场监管总局
2022年12月7日
广告绝对化用语执法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和加强广告绝对化用语监管执法,有效维护广告市场秩序,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
一、本指南所称广告绝对化用语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规定的“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二、市场监管部门对含有绝对化用语的商业广告开展监管执法,应当坚持过罚相当、公平公正、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综合裁量的原则,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
三、商品经营者(包括服务提供者,下同)在其经营场所或者自有媒介发布自身名称(姓名)、成立时间、经营范围等内容的信息,且未直接或者间接推销其商品(包括服务,下同)的,一般不视为商业广告。
前款规定信息中使用的绝对化用语,商品经营者无法证明其真实性,可能影响消费者知情权或者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广告内容中使用绝对化用语未指向商品经营者所推销的商品,不适用《广告法》关于绝对化用语的规定:
(一)仅表明生产经营者的服务态度或者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的;
(二)仅表达经营者或者商品的目标追求的。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广告中使用的绝对化用语指向商品经营者所推销的商品,但不具有误导消费者或者贬低其他经营者的客观效果的,不适用《广告法》关于绝对化用语的规定:
(一)仅用于对同一品牌或同一企业商品进行自我比较的描述,且表述内容真实;
(二)仅用于宣传商品使用的最佳方法、最佳时间、最佳保存期限等消费提示;
(三)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认定的产品或者服务分级用语中含有绝对化用语;
(四)商品名称或者注册商标中含有绝对化用语,广告中使用商品名称或者注册商标来指代商品,以区分其他商品;
(五)仅用语(或应为“于”字之别字)宣传商品及其原料的背景资料本身,且表述内容真实;
(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评定的奖项、称号中含有绝对化用语;
(七)在表明限定时间、地域等具体条件的情况下,表述时空顺序客观情况,如宣传产品销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广告主能够证明的事实信息。
广告中相关用语属于前款规定情形,但广告主无法证明其真实性的,依据《广告法》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六、除本指南第四点、第五点规定情形外,初次在广告中使用绝对化用语,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制定广告绝对化用语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清单并进行动态调整。
七、商品经营者在其经营场所或者利用自有媒介发布广告,使用绝对化用语,持续时间短或浏览人数少,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或者危害后果轻微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行政处罚。
其他依法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应当符合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的规定。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认为属于违法行为轻微或者社会危害性较小:
(一)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中,出现与疗效、治愈率、有效率等相关的绝对化用语;
(二)金融理财类产品广告中,出现与投资收益率、投资安全性等相关的绝对化用语。
九、市场监管部门对广告绝对化用语实施行政处罚,应当依据《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及当事人主观过错等实际情况,合理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
(信息来源:国家市监局;编辑整理:北京天健华成保健食品注册部)
相关文章:
- [申报资讯]辅酶Q10、番茄红素等8项保健食品原料测定方法国家标准(GB)发布
- [申报资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等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2025年 第2号)
- [申报资讯]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
- [申报资讯]湖北省在产在售“无有效期和无产品技术要求”保健食品集中换证工作方案
- [申报资讯]十省市印发在产在售“双无”保健食品集中换证工作实施方案
- [申报资讯]《保健食品原料保健功能声称科学证据 评价技术指南》团体标准发布
- [申报资讯]保健食品“双无”换证指南|关于保健食品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变更注册申请(“双无”换证)模块上线运行的通知
- [申报资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关于举办“双无”保健食品换证培训会的预通知
- [申报资讯]市场监管总局|《在产在售“无有效期和无产品技术要求”保健食品集中换证审查要点》发布
- [申报资讯]关于调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材料复印件份数的公告
相关推荐:
- [常见问题]保健食品试验检验脏器称量指标中为何不包括雌性动物卵巢重量?
- [审批动态]2023年04月21日化妆品决定书送达信息发布
- [申报资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服务大厅关于调整部分疫情防控措施的公告(第305号)
- [申报资讯]卫生部新增790种化妆品禁用物质 增防晒品要求
- [审批动态]2022年11月29日化妆品决定书送达信息发布
- [常见问题]申报哪些功能的保健食品要进行兴奋剂检测?进行检测的兴奋剂有哪几类?
- [审批动态]2022年08月29日化妆品批准证明文件(GHZJ)待领取信息发布
- [申报资讯]1月3日恢复现场服务|关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服务大厅恢复现场服务的公告(第322号)
- [常见问题]山东省药审中心: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时资料提交的6个常见问题
- [审批动态]2024年12月18日保健食品审评决定书待领取信息-1
-
86-010-84828041/42
400-6167-168
zhuceabc@zhuceabc.com
咨询微信:
13601366497(化妆品类)
1801335159(特殊食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