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缺受理|市监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公开征求《特殊食品注册申报容缺受理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做好受理大厅各项服务工作,提高行政许可规范化、便利化、标准化水平,我中心组织起草了《特殊食品注册申报容缺受理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修订了《受理大厅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一、征求意见时间
2023年11月13日至2023年11月17日
二、意见反馈方式
1.电子邮件反馈。
收件邮箱:zongheyewubu@cfe-samr.org.cn。请在邮件标题注明“征求意见反馈”。
2.信函反馈。
邮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十二区29号楼受理大厅(邮编100070),联系人:吴海健,联系电话:010-53815822。请在信封上注明“征求意见反馈”。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附件: 1.《特殊食品注册申报容缺受理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
2.《特殊食品注册申报容缺受理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3.《受理大厅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
4.《受理大厅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
食品审评中心
2023年11月13日
《特殊食品注册申请容缺受理工作指南》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优化受理服务工作程序,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实际,建立特殊食品注册申请容缺受理工作机制,制定本工作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所称容缺受理是指申请人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因非关键性材料存在瑕疵或缺失的,允许申请人在作出补正书面承诺的基础上,先行受理,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的行政许可受理行为。
瑕疵是指申请材料存在文字性错误但不影响材料审核判断,以及试验报告、授权委托书、委托加工协议、公证文书等第三方证明材料因不可抗力不能提交纸质原件的情况。
第三条 申请资料含批件、检验报告等涉及有效期的,当提交或寄送至受理部门,相关资料剩余有效期不足以完成一次补正行为时,适用本工作指南。一般以剩余有效期不足10个工作日为判断标准,特殊情况下申请人可提交情况说明,提出剩余有效期无法完成补正的理由。
第四条 工作流程为:
(一)申请人认为其申请材料符合《容缺受理申请事项清单》中适用情形的(见附件1),填写《容缺受理申请表》(见附件2),提交相关的材料瑕疵内容的情况说明,以及后续上传和递交内容与本次提交的内容一致的有关承诺书。
递交容缺证明材料:包括确因不可抗力无法获取证明性文件原件或无法寄出纸质资料的证明,如申请人、生产企业所在地不可抗力公告(通告),经办人员所在街道出具的不可抗力公告,物流异常信息等。
(二)对符合适用情形及受理审查要求的,受理部门出具《容缺受理通知书》(见附件3),《容缺受理通知书》载明申请材料瑕疵内容及补正资料的递交方式。
(三)对于在受理审查过程中发现符合容缺受理条件的,受理大厅可与申请人联系,征求其同意后,先行出具《容缺受理通知书》;申请人无法电话联系的,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
(四)受理部门应将容缺产品清单及时抄送技术审评部门。
(五)容缺受理产品的瑕疵问题由受理部门形成意见,通过技术审评部门发放的《审评意见通知书》向申请人发放,申请人应在收到《审评意见通知书》后,在规定时限内上传并提交相关资料原件、《容缺受理申请表》、容缺证明材料及其他补充材料。受理部门负责对容缺意见进行审核。
申请人未按照规定提交相应资料的,技术审评部门按“逾期未提供补充材料”的程序办理。
第五条 中药品种保护申请容缺受理工作参照本指南执行。
附件:1.容缺受理申请事项清单
2.容缺受理申请表模板
3.容缺受理通知书模板
相关文章:
- [申报资讯]《保健食品原料保健功能声称科学证据 评价技术指南》团体标准发布
- [申报资讯]保健食品“双无”换证指南|关于保健食品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变更注册申请(“双无”换证)模块上线运行的通知
- [申报资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关于举办“双无”保健食品换证培训会的预通知
- [申报资讯]市场监管总局|《在产在售“无有效期和无产品技术要求”保健食品集中换证审查要点》发布
- [申报资讯]关于调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材料复印件份数的公告
- [申报资讯]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建立 “技术联动、专家联审”机制推动 特殊食品行业创新发展
- [申报资讯]市监总局|《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4年版)》和《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24年版)》征求意见
- [申报资讯]市场监管总局发布 《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项备案工作指南》
- [申报资讯]两部委|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目录
- [申报资讯]市场监管总局|保健食品新功能建议及产品注册申请咨询和材料提交渠道
相关推荐:
- [申报资讯]中检院关于公开征求《化妆品原料数据使用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 [申报资讯]《祛斑美白化妆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及其起草说明
- [政策法规]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
- [审批动态]2023年5月11日保健食品批件(决定书)待领取信息-1
- [常见问题]答疑解惑|化妆品车间是否可与牙膏共线生产?
- [常见问题]申报仅针对少年儿童、孕妇乳母等特殊人群的特定保健功能食品时,对动物功能和毒理学实验的要求
- [审批动态]2022年07月14日化妆品不予批准决定书邮寄详情单
- [政策法规]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化注册司公开征求调整植物类化妆品新原料行政许可申报资料要求有关事宜意见
- [常见问题]广州市监局|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系统常见问题
- [申报资讯]市监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关于开展“我与企业共申报”活动的通知
-
86-010-84828041/42
400-6167-168
zhuceabc@zhuceabc.com
咨询微信:
13601366497(化妆品类)
1801335159(特殊食品类)